絲綢路上追夢的“美麗花朵”
-記中材葉片酒泉公司工藝裝備部開發改進工程師彭曉娟
彭曉娟,女,漢族,1985年6月出生,甘肅白銀人,中共黨員,本科學歷。2009年7月入職中材科技(酒泉)風電葉片有限公司,現擔任中材科技(酒泉)風電葉片有限公司工藝裝備部開發改進工程師。善于學習、技術精湛、攻堅克難、成績突出、愛崗敬業、淡泊名利...這些都是彭曉娟的代名詞。面對取得的成績,她只是淡淡的說:“我只是個普通的技術工作者,技術支持就是為了產品生產而服務,我今天獲得的成績離不開團隊的支持與幫助。”她用能干和肯干贏得了公司領導和同事的一致贊揚,用智慧和汗水譜寫出了新時代絲綢之路風電技術人員的精彩華章。
學海雖苦愿作舟
彭曉娟,現任中材科技(酒泉)風電葉片有限公司工藝裝備部開發改進工程師,主要從事風電葉片工藝設計、生產現場技術支持、新產品試制、新產品倒入、葉片生產成本控制、葉片生產效率提升等工作。至今已經熟練掌握了1.5MW、2MW(45.3米)、2.5MW、3.0MW葉片的生產工藝和生產操作規范,對2.5MW及3.0MW的工藝技術參數可以做到倒背如流,能夠解決葉片生產中的種種問題,成為公司技術方面不可多得的人才。她和技術團隊一起與其他兄弟公司頻繁溝通,研究討論一個問題連續幾個小時,為攻克一個技術難點通宵達旦、挑燈夜讀的情況屢見不鮮。她參與工藝試驗的全部過程并進行現場指導。面對提速過程中生產人員上班時間長的問題,她說:“僅靠增加人員數量來縮短葉片生產時間是很漫長的,我們從工藝及材料方面著手做出改善會很快解決這個問題”,憑著這股不達目的、誓不罷休的干勁,她兌現了這個承諾。
技術路上爭朝夕
2019年是個不平凡的一年,酒泉公司68.6大葉型上線,她擔任新型號投產項目負責人。3月組織型號團隊赴外學習,出行前對所學內容做出詳細的策劃,在整個外出學習過程中對人員的工作生活做到實時掌控、事事關心。4月在籌劃整個項目的投產過程中,從模具運輸、安調、落位,車間布局、物流運輸,文件轉化、材料選用及調研、到貨材料確認、人員培訓、上崗認證、關鍵項目的小件試驗到操作難點的現場實操演練等都一一跟進。5月彭曉娟帶領68.6型號團隊為公司獻上了勞動者的贊歌——酒泉公司生產的68.6型號首支葉片順利下線。整個試制歷經5天時間,從葉片鋪層、真空灌注、合模粘接的全過程,她無一缺席,全程兼顧。真正做到事先策劃、事中全程參與、事后組織復盤與再復盤。
技術工作是枯燥的、是嚴謹的,容不得半點馬虎。她的理念是:技術需要大膽革新,更需要小心謹慎;在技術攻關創新的路上,她付出了比常人多一半的時間與精力,她和團隊在絲綢風電的戈壁上實現了一個又一個的夢想,秉持“為人類奉獻白云藍天,給未來留下更多資源”這一理念而不斷奮斗。
團隊建設有智慧
彭曉娟傳遞著“團結合作、默默耕耘、追求卓越、追求完美”的團隊理念。日常管理工作中,她時刻關心員工成長,堅持按員工特點合理分工,讓喜歡“攻”的員工多承擔技術改進項目,讓希望“守”的員工多做日常工作。她從不擺架子、講資歷,待人真誠親切,被公司員工親切稱為彭老師, “彭老師”這個稱呼是技術人員對她的肯定,更是酒泉公司技術傳承的象征。在酒泉公司的10余年里,她培養出一批批優秀的技術人員,這些技術人才目前分別堅守在公司的各個部門,使技術團隊整體作用得到最大發揮,推動了公司技術的創新發展。
展望未來,砥礪前行
一分耕耘、一分收獲,晶瑩的汗水結出了豐碩的成果。在獲得的眾多榮譽面前,她沒有沾沾自喜、止步不前,而是以更加飽滿的熱情、更加旺盛的工作精力、更加干練的作風投入到工作中,帶領全體技術人員為公司更快更好的發展做出新的貢獻。